

【外高橋海關發展筆記】
一、歷史節點
1990國務院批準設“外高橋保稅區”——全國首個
1992辦事處掛牌
1995保稅區海關正式成立
二、通關進化
1994首創EDI報關
2002無紙通關試點
2012通關無紙化全面推廣
→通關時間進入“讀秒”
三、功能拓展
2004全國首個保稅物流園區,區港聯動
2021物流園區升級為“外高橋港綜合保稅區”
四、信用體系
2007誠信企業對接機制
2014AEO制度落地
2024AEO企業126家,貢獻45.5%進出口額
五、制度創新(自貿區核心)
2013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
首創并復制推廣:集中匯總納稅、先入區后報關、保稅展示交易
六、重點產業
汽車2024進出口6837輛,貨值41.43億元(+64.4%)
生物醫藥研發進出口2.32億元,占上海77.8%;藥品器械1397.89億元,占68%
文物藝術品第四屆進博會以來出區387件,貨值42.57億元
七、未來方向
實施自貿區提升戰略,打造國際文化藝術品交易中心、生物醫藥世界級產業集群。